精密鈑金加工的效果是有一定的衡量標準的,在粗糙度,垂直度,是否光滑,或者是否變形這幾個方面來判斷。
面對廣泛的加工材料、靈活的加工形狀,精密鈑金加工設備能較好地勝任復雜的加工要求,以高速度、高精度、高質量滿足汽車、航空航天、醫療保健、塑料、電氣和電子、紡織品等行業應用需求。對其切割效果的判斷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衡量:
(1)粗糙度
切割邊緣或多或少存在切割留下的紋路,紋路的深淺決定了切割表面的粗糙度。紋路越淺,說明粗糙度越低,表面越光滑。一般來說,材料厚度越薄,切割表面粗糙度越低;采用氮氣或氬氣切割比氧氣切割表面粗糙度越低。
(2)垂直度
由于切割光束是通過聚焦而來且光束存在發散的特性,這導致在切割時(尤其是厚板切割時),材料厚度方向不同深度處的光斑大小不一致,從而造成了切割表面與板材表面不能達到絕對的90°,或是上表面較寬或是下表面較寬。一般來說,材料厚度越薄,垂直度越好;光束質量越好,垂直度越好。此外也與具體加工時光斑焦點與材料厚度方向的相對位置有關。
(3)毛刺
優異的切割,切割邊緣應無毛刺,因存在毛刺需要后續處理。這與具體加工過程的工藝參數匹配、材料類型以及光束質量有關。
(4)變形量
由于精密鈑金加工本質是熱切割,板材不可避免存在變形,優異的切割應盡可能減小由此帶來的不利影響。在薄板切割中需特別注意。一般來說,切割速度越快、割縫越窄、氣體流量越大,變形量越小。